第469章 演奏者和观众比谁先猝死。(求订阅~月票~)
为核心,从不纠结于“我所运用的手法”到底如何。    真正让技法,音色,服务于音乐作品本身。    说起来似乎简单,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?    况且,不仅仅如此。    李少杰也不乏炫技作品。    这些作品,和其他一些“无法复制”的作品不一样。    这个是可以被学习的!    很多现代音乐技巧,个性化太强,独特性太强,甚至一部分只存在于纸面理论,实际演奏不存在。    或者是一些音色,只适合某位作曲家的独特设计特殊乐器,没法复制。    或是某些技巧只有某位演奏家可以做出来。    李少杰的技巧,刚刚好就处于这个边界之中。    全世界能做到李少杰这么完美的,只有他自己。    轻盈快速,兼具了技巧与美感,实际与理论相结合。    难度一百分,现实中他也确实能弹一百分。    虽然很多音乐家再怎么学习,也只能弹60分,但起码绝对是人类能拿下的程度。    但这些技巧却是可以被学习的。    李少杰刚好就处于“人”与“非人”的这个极限上。    人可以弹,但人或许弹不到100分。    独特性与传播学习性,